在北方,每到冬季,气温就会大幅度下降。对于种植葡萄的人来说,冬季是一场与严寒的较量。北方冬季的低温,动辄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,这对于葡萄树而言,无疑是巨大的生存挑战。葡萄树虽有一定的耐寒能力,但面对如此极端的低温,仅靠自身是难以抵御的。此时,埋土过冬就如同给葡萄树穿上了一层厚厚的 “防寒衣”,成为北方葡萄种植户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。它不仅关乎葡萄树能否顺利度过漫长的冬季,更决定着来年葡萄的产量与品质。那这 “防寒衣” 到底什么时候穿最合适呢?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北方葡萄埋土过冬的一些方法 。
一、预处理阶段(修剪与固定)1、冬季修剪时间: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(约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)。方法:根据品种特性(如巨峰、红地球等)和树势,保留2-3个健壮主蔓,剪除细弱枝、病枝和过密枝,减少养分消耗。修剪后处理: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喷洒伤口,防止病菌侵入。2、枝条固定将主蔓顺向压倒至地面,用麻绳或塑料绑带固定,避免埋土时枝条折断或移位。对于直立生长的品种,可提前用木棍或支架辅助压蔓。二、埋土防寒核心步骤1、第一次埋土(基部覆盖)时间:初霜后,土壤未完全冻结时。方法:在葡萄植株基部周围堆起10-15厘米高的土堆,覆盖根颈部,防止冷空气直接侵袭。作用:保护根系和主干基部,减少冻土层对根系的挤压。2、第二次埋土(全面覆盖)时间:第一次埋土后10-15天,或当地最低气温稳定在-5℃以下时。方法:直接埋土法:将压倒的枝条用细湿土覆盖,厚度20-30厘米,形成梯形土堆。土堆宽度应超过枝条宽度,确保完全覆盖。覆盖材料辅助法:在枝条上先铺一层秸秆、稻草或地膜,再覆土,增强保温效果。关键点:土质要求:疏松、无大块土坷垃,避免压伤枝条。覆土顺序:从植株远处向根部推土,防止枝条移位。土堆坡度:外侧坡度较缓(约45°),防止雨水冲刷。3、第三次埋土(封顶加固)时间:严寒来临前(约12月中下旬)。方法:在第二次埋土的土堆上再覆5-10厘米细土,拍实表面,形成“双层保护”。作用:防止冷空气渗透和风干。三、防寒材料选择(可选)传统材料:细湿土、秸秆、稻草。现代材料:地膜:覆盖在枝条上后再覆土,增强保温性。防寒布:直接包裹枝条,外覆土,适合干旱地区。泡沫板:置于土堆外侧,减少冷空气接触。四、埋土后管理检查封土:埋土后定期检查土堆是否开裂或移位,及时修补。雪后及时清理积雪,防止融雪后土堆塌陷。防鼠措施:在土堆周围撒施鼠药或放置捕鼠器,防止鼠类啃食枝条。水分管理:埋土前确保土壤湿润,但避免积水。春季解冻后及时补水,促进萌芽。五、春季解冻与出土时间选择: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℃以上时(约4月中下旬)。避免过早出土导致晚霜冻害,或过晚出土影响萌芽。操作方法:分两次出土:先撤除表层土,保留基部土堆,待新梢长至10-15厘米时再完全清除。出土后及时绑蔓、浇水,并喷施石硫合剂清园。
六、注意事项1、区域差异:东北严寒区(如辽宁、吉林)需增加覆土厚度至40厘米以上。华北地区(如河北、山东)覆土厚度20-30厘米即可。2、品种适应性:欧亚种(如赤霞珠)抗寒性弱,需严格埋土;美洲种(如贝达)抗寒性强,可适当减少覆土厚度。3、气候预警:埋土前关注天气预报,避免在雨雪后土壤过湿时操作,防止土堆塌陷。通过科学埋土防寒,可有效保护葡萄藤安全越冬,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当地气候、品种特性灵活调整,确保防寒效果。